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15篇
  免费   1468篇
  国内免费   364篇
电工技术   5226篇
综合类   521篇
化学工业   1888篇
金属工艺   541篇
机械仪表   381篇
建筑科学   133篇
矿业工程   297篇
能源动力   1847篇
轻工业   79篇
水利工程   13篇
石油天然气   28篇
武器工业   61篇
无线电   7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93篇
冶金工业   339篇
原子能技术   27篇
自动化技术   45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212篇
  2022年   483篇
  2021年   488篇
  2020年   628篇
  2019年   478篇
  2018年   394篇
  2017年   623篇
  2016年   678篇
  2015年   525篇
  2014年   789篇
  2013年   577篇
  2012年   744篇
  2011年   1040篇
  2010年   708篇
  2009年   680篇
  2008年   641篇
  2007年   781篇
  2006年   636篇
  2005年   510篇
  2004年   431篇
  2003年   416篇
  2002年   309篇
  2001年   282篇
  2000年   226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In the process of Li+ intercalation-deintercalation, electron removal is accompanied simultaneously. Oxygen was found to compensate electron removal both in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and practical experiments. Chlorine addition to LiNi0.7Co0.3O2 was expected to exchange electrons in that Cl was easier to lose electrons than O2−. LiNi0.7Co0.3O2−xClx was identified as a pure hexagonal lattice of α-NaFeO2 type by X-ray diffraction.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chlorine substitution on the oxidation state of transition-metal ions. Charge-discharge experiments and cyclic voltammetry confirmed that chlorine addition wa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reversible capacity and structural stability in cycles.  相似文献   
72.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尖晶石正极材料L iMxMn2-xO4(X=0.04,0.06,0.08,0.10),并用XRD、SEM、ICP-AES、充放电测试等手段研究了其组成、结构、表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该法制备的尖晶石正极材料L iMxMn2-xO4为单一尖晶石结构,粒径分布均匀,其比容量和循环性能较未掺杂尖晶石L iMn2O4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73.
锂离子电池隔膜在锂离子电池中主要起隔绝正负极防止短路和允许锂离子导通的作用[1],因此,锂离子电池隔膜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锂离子电池的应用性能。在锂电池隔膜制备的过程中,以石蜡油作为造孔剂,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乙烯微孔膜,石蜡油的残留不可避免。本文研究了隔膜中石蜡油的残留量对电池自放电、倍率放电、高温存储、循环性能等应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残油量越低锂电池的应用性能越优。  相似文献   
74.
简述了聚合物电解质的特点和发展前景,介绍了聚醚型聚氨酯、聚硅氧烷改性聚氨酯、聚丙烯腈改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作为聚合物电解质基体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聚氨酯由于其性能优良,作为聚合物电解质基体材料具有良好的研究和开发前景,特别是聚合物电解质作为新型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解质材料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75.
电解质是制备高功率密度和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的锂离子电池的重要材料之一,而聚合物电解质是实现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技术.总结近几年来为提高聚合物电解质电导率所作研究的新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6.
77.
Advanced Sn/C composite anode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etallic tin was deposited in fine particulate form on the surface of carbonaceous mesophase spherules (CMS) and in the pores of porous carbon by the decomposition and reduction of tin(II) 2-ethylhexanoate at 450 °C. The Sn/C composite powders obtained were used as an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cells. Electrochemical cycling tests of coin cells show that the dispersion of tin into the carbonaceous materials enhances the reversible capacity of the electrodes. The capacity retention at the 50th cycle is 91 % for Sn/CMS composite containing 22% tin, against 428 mAh g–1 at the first cycle. With further increase in tin content, the capacity fade upon cycling is more rapid.  相似文献   
78.
羧甲基纤维素包覆天然石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CMC)包覆对天然石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RD、恒电流充放电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包覆量对该复合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羧甲基纤维素裂解炭对天然石墨有较好的包覆作用,并且能够有效的阻止石墨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层状剥落现象,从而有效的提高复合炭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其中5%树脂包覆量的复合材料在循环50次之后可逆容量是310.9 mAh.g-1,比天然石墨高50 mAh.g-1,并保持了首次可逆容量的97.1%。  相似文献   
79.
采用微波共沉淀法合成了制备LiNi0.8Co0.2O2的前驱体球形α-Ni0.8Co0.2(OH)2,将其与LiOH·H2O混合,在氧气氛围下,用不同的烧结温度分别烧结10小时获得LiNi0.8Co0.2O2正极材料。用XRD、SEM对所制备的正极材料进行结构和形貌分析,用恒流充放电测试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影响较大,所合成材料均具有α-NaFeO2的层状结构,烧结温度越高材料结晶越完善。900℃烧结的LiNi0.8Co0.2O2材料初级颗粒结晶最完善而且其二次团聚粒子的平均粒径最小,其表现出的电化学性能也最好,首次放电容量为189.1mA·h·g-1,首次循环放电效率达到92.5%。30循环后放电容量保持在148 mA·h·g-1,显示出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80.
锂离子电池炭负极材料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各种炭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新进展,着重分析了石墨、焦炭和难石墨化炭在放电容量、不可逆容量损失、充放电电位和充放电速率等主要性能上的差异以及与其结构之间的联系;指出以PAS为代表的热解炭(低于800℃)和纳米炭材料将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